幽(汉语汉字)

2023-10-21 2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幽(拼音:yōu)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物体的色度,又表黑色。由此两义引申出昏暗等义,又引申出隐蔽的意义,后由隐蔽义引申出囚禁等义。

中文名
拼音 yōu
部首
字码 5E7D
五笔 XXMK
仓颉 UVII
郑码 ZZZL
笔顺 丨フフ丶フフ丶フ丨
字级 次常用字,一级字
平水韵 平声十一尤
笔画 9
部首笔划 3
四角号码 22770
UniCode U 5E7D
注 音 ㄧㄡ

字源演变

“𢆶”之同源分化字。本作𢆶,像两束丝相并之形,可用表物体之色度。为了区别词义,卜辞又追加火旁孳乳出“幽”字。金文袭之。字1、字2中上面是“丝”字,下面是“火”字。因古文字山形与火形易混,后世火旁讹作山形,所以《说文》中“从山、中𢆶”的说法是错误的。汉隶字形与金文相同。楷书则将两束丝变成两个“幺”字,成为“幽”字。从《金文大字典》以为‘幽”字本义指微火,并谓“今杭县人犹谓火微为幽”。甲骨文中“幽”或用于表物体之色度,这种颜色近于微火之色。古文献中,“幽”字或指黑色,假为“黝”。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幽,皮借为黝。”由上述意义,“幽”字可引申为昏暗、微弱义,还可引申为幽静、幽雅义。墙盘:“青(静幽高且(祖)才(在)微灵处。”(内心幽静的高祖安好地居住在微国)由幽静义又可引申为隐蔽义。《说文》:“幽,隐也。”由隐蔽义亦可引申为囚禁义。

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例句

形容词

隐蔽。

曾巩《祭王都官文》:夺奸于幽,素吏丧胆。

深,深远的。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深沉的,郁结的。

白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微弱。

杜甫《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恬静,清静。

杜甫《题张氏隠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高雅,闲适。

汤显祖《牡丹亭·回生》:小姐端然在此,异香袭人,幽姿如故。

昏暗不明。

《西游记·第六十七回》:黑云漠漠遮星汉,灯火无光遍地幽。

通“黝”,黒色。

《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幽。

名词

幽静隐蔽的地方。

《后汉书·章帝纪》:光照六幽。

阴阳对立中指阴。

《史记·五帝本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

在日月并存中指月。

《礼记·祭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

在有无对立中指无声无形的现象。

《易·系辞上》:是故知幽明之故。

在雌雄对立中指雌。

《史记·历书》:幽明者,雌雄也。

在内外对举中指内。

《史记·乐书》: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在善恶或智愚的对立中指恶者、愚者。

《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在生与死、阴间与阳间的对立中指死者或阴间。

刘知几《史通·五行志杂驳》:论其义烈道贯幽明,定为忠臣犹且无愧。

鬼神。

韩愈《岳阳楼别蜜司直》:炎风日捜搅,幽怪多冗长。

中医学名词,两阴交尽曰幽。

《素问·至真要大论》:两阴交尽故曰幽。

古地名。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姓。

郑樵《通志·氏族略四》:幽氏,见《姓苑》。

动词

囚禁,关闭。

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隐也。从山中𢆶,𢆶亦声。于虬切。

说文解字注

隐也。

【𨸏部】曰:“隐,蔽也。”小雅。桑叶有幽。毛曰:“幽,黑色也。”此谓“幽”为“黝”之假借。玉藻幽衡。郑云:“幽,读为‘黝’。”毛不易字。郑则易之周礼牧人阴祀用幽牲。守祧幽垩之。郑司农皆幽读为黝。引尔雅地谓之黝。今本幽黝字互讹。

从山𢆶。

幽从山犹隐从𨸏。取遮蔽之意。从𢆶者、微则隐也。

𢆶亦声。于虬切。

三部。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于虬切,《韵会》:幺虬切,《正韵》:于尤切,并音呦。《说文》:幽隐也。《易·履卦》:幽人贞吉。疏:幽隐之人,守道贞吉。《礼·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虽复隐处,常自修整不倾邪也。《后汉·章帝章和元年诏》:光照六幽。注: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又《尔雅·释诂》: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记·乐书》:极幽而不隐。

又《玉篇》:幽,深远也。《易·系辞》:无有远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问远之与近,及幽邃深远之处,皆告之也。《诗·小雅》:幽幽南山。注:幽幽,深远也。

又《玉篇》:幽,不明。《正韵》:幽,闇也。《书·舜典》:黜陟幽明。注: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礼·檀弓》: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注:鬼神处幽闇。

又《正韵》:幽,囚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幽于缧绁。杨恽《报孙会宗书》:身幽北阙。

又州名。《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幷州。《尔雅·释地》:燕曰幽州。疏: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

又地名。《左传·庄十六年》:同盟于幽。注:幽,宋地。

又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思幽之国,思士不妻,思女不夫。注:言其人直思感而气通,无配合而生子。

又姓。《广韵》:出《姓苑》。

又与“黝”通。《集韵》:黝,或作“幽”。《礼·玉藻》:一命縕绂幽衡,再命赤绂幽衡。注:幽,读为“黝黑”之“黝”。

又叶于交切,音窔。《道藏歌》:回舞太空岭,六气运重幽。我际岂能穷,使尔终不雕。

又《诗·小雅》: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传:幽,黑色。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声调

四呼

韵系

韵摄

上古音系

广韵

三等

中原音韵

尤侯齐

尤侯

阴平

齐齿呼

洪武正韵

十九尤

十九有

平声

上声

分韵撮要

第五修叟秀

阴平

参考资料

1.幽·汉典

2.幽·在线汉语字典

3.幽·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