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抗震救灾少年英雄)

2023-10-23 1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张春玲

抗震救灾少年英雄

张春玲,5·12地震中抗震救灾少年英雄。

2016年3月15日,因妊娠大出血,正在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大内科血液科监护治疗。

中国

中文名 张春玲
国籍
出生地 四川省绵阳市
性别

人物经历

张春玲3岁时因一次意外,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根手指每根都只剩两节。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13岁的她正在平武县南坝镇石坎乡小学宿舍里午休。由于住在一楼,张春玲原本先跑出了宿舍楼。但当她听到身后的呼救声时,又反身跑了回去,救出了一名小男孩和两名同学。她的事迹后来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国关注,爱心慈善机构为其做了手术,她被评为国家级抗震救灾少年英雄。

2016年3月15日,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传来消息:当年5·12地震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张春玲,因妊娠大出血,正在该院大内科血液科监护治疗。虽然病情在掌控中,可由于其他并发症带来的不确定性仍让人揪心。同一天,汶川地震中的另一位小英雄林浩也发出了求助微博称:张春玲深陷危难中,正在绵阳中心医院救治。请求B型血的好心人,为她献血,并帮张春玲发起爱心捐款的求助倡议。

人物事迹

勇救同伴

张春玲是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石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3岁时一场灾难降临在她头上,美丽的脸庞被烧毁,左手被截肢,右手的每个手指都只剩下两根关节。可是,她身残志坚,凭借坚强的毅力早早地学会洗衣做饭、写字画画。在汶川大地震中,勇敢的小春玲奋不顾身几次冲向危楼和废墟,用残缺的右手救出3名同学,获救的同学哽咽地称赞她是“美丽的小天使”。

地震发生时,正在宿舍里午休的张春玲和同学们被剧烈的摇晃惊醒,“地震了,大家快跑!”一声喊叫让宿舍炸开了锅,大家慌忙跳下床向外冲去。由于房间就在一楼,张春玲很快跑到了200米外的麦田里。这时,刚刚站稳脚跟的她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宿舍楼第三层重重地垮塌下来。烟尘顿时弥漫了校园上空。

“救命啊,救命啊……”喘息未定的张春玲循声望去,发现同学苏小琴正被砖石压住,动弹不得。没有犹豫,张春玲踩着晃动的大地,趔趄着向苏小琴奔去。对于右手只剩下两根关节的张春玲来说,压在伙伴身上的石块像有千斤重。倔强的小春玲就跪在地上用肩头顶开石块。随后,张春玲又咬紧牙关背起脚被砸断的苏小琴,跑回空旷的麦田。

救人心切的张春玲安顿好苏小琴后,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向垮塌的楼房冲去,一个被乱石砸伤的小男孩正在那里挣扎。当张春玲精疲力尽地把小男孩背到安全地带时,同班的杜艳梅又在废墟中向她呼救。

这时的宿舍楼已岌岌可危,随时有整体坍塌的危险。冲进去,等待张春玲的就是生死未卜的命运。在险境面前,被钢筋瓦砾无数次划伤的张春玲再次迈开脚步,为救同伴她要豁出性命搏上一搏。在遍地狼藉的危楼内,张春玲顺着杜艳梅的哭声找到了她。张春玲一边安慰杜艳梅,一边和赶来的老师一起将挤在两块预制板中间的杜艳梅抬出。

晚上,同学们被转移到教学楼后面的空地上。其中的20多个受伤同学急需照料。老师人手不够用,懂事的张春玲就主动组织了10多个年纪大些的同学,和乡上赶来的赤脚医生一起给同学们喂药、喂水,细心的她还从学校食堂的废墟里挖出粮食,并找来一口锅为同学们熬起了稀饭。看到有的同学哭泣,13岁的张春玲像大人一样安慰起他们来,还掏出纸笔,给温家宝爷爷写了封求救信,然后念给大家听。同学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第3天,当救援部队翻山越岭徒步来到南坝镇石坎乡时,又累又饿的救人小英雄张春玲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地。

在南坝镇垭头坪村的“帐篷学校”里,张春玲告诉记者,她想先把脸医治好,以后再当一名导游,向人们讲述她看到的美好的事情。

获得荣誉

2008年6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面向全国联合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20名“英雄少年”和30名“优秀少年”,张春玲被评选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参考资料

1.“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张春玲·北方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