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斑鸠(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

2023-11-02 1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山斑鸠

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

山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orientalis)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共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北方鸟南下越冬。

中文名 山斑鸠
拉丁学名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别名 斑鸠、金背斑鸠、麒麟鸠、雉鸠、麒麟斑、花翼
鸽形目
鸠鸽科
斑鸠属

形态特征

(依据北京所采的指名亚种标本)

成鸟 雌雄相似。头和颈灰褐而带葡萄酒色,前额和头顶有更多的蓝灰色;在颈基两侧各有一块羽缘为蓝灰色的黑羽;上背褐色,各羽缘以红褐色;下背和腰均蓝灰;尾上覆羽褐而带灰,羽端纯灰;中央尾羽褐色,羽端沾灰;外侧尾羽褐色更深,而灰色端部更宽,最外侧尾羽的外翈为灰白色;肩羽和内侧飞羽均黑褐,羽缘红褐;外侧中覆羽和大覆羽深石板灰色,羽端较淡;飞羽黑褐而具较淡的狭缘。下体为葡萄酒的红褐色;刻和喉呈带黄的粉红色;腹部淡灰;两肋、腋羽及尾下覆羽均蓝灰色;尾下覆羽较淡。

虹膜橙色;嘴暗铅蓝色;跗蹠或多或少为洋红色,爪角褐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和山地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果园和农田耕地以及宅旁竹林和树上。

生活习性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成对栖息于树上,或成对一起飞行和觅食。如伤其雌鸟,雄鸟惊飞后数度飞回原处上空盘旋鸣叫。在地面活动时十分活跃,常小步迅速前进,边走边觅食,头前后摆动。飞翔时两翅鼓动频繁,直而迅速。有时亦滑翔,特别是从树上往地面飞行时。鸣声低沉,其声似‘ku-ku-ku’反复重复多次。

食性:主要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草子、嫩叶、幼芽,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油菜子、幼小螺蛳等,有时也吃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觅食多在林下地上、林缘和农田耕地。冬天,乌鸫吃食樟树籽后吐出的樟树籽硬核成为山斑鸠的重要食物来源。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旅鸟:奥地利、加拿大、丹麦、埃及、芬兰、法国、德国、希腊、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科威特、马尔代夫、挪威、葡萄牙、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

原产地不确定:阿曼。

中国分布:分布北自黑龙江、南至海南岛、香港和台湾、西至新疆、西藏、遍及全国各地。

繁殖方式

繁殖时间在4-7月。一般年产2窝,通常在迁来时多已成对。营巢于森林中树上,也在宅旁竹林、孤树或灌木丛中营巢。通常置巢于靠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多在1.5-8米。巢甚简陋,主要由枯的细树枝交错堆集而成,呈盘状,结构甚为松散,从下面可看到巢中的卵或雏鸟。巢的大小为外径14-18厘米×16-20厘米,内径8-10厘米×8-11厘米,高4-8厘米,深3-5厘米。巢内无内垫,或仅垫有少许树叶、苔藓和羽毛。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8-37毫米×21-27毫米,重7-12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间甚为恋巢,有时人在巢下走动或停留亦不离巢飞走,孵卵期18-19天。

雏鸟晚成性,刚出壳时雏鸟裸露无羽,身上仅有稀疏几根黄色毛状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口中取食亲鸟从嗦囊中吐出的半消化乳状食物‘鸽乳’。经过18-20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飞翔。

参考资料

1.山斑鸠·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