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不前(汉语成语)

2023-11-16 1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踯躅不前

汉语成语

《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王先谦集解:“踯躅,以足击地也。”《宣和遗事》后集:“帝止之不可,但踯躅于地,大哭而已。”《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踯躅,皮肉焦烂。”《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魏犨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踯躅。”

中文名 踯躅不前
外文名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拼音 chí chú bù qián
近义词 犹豫不决
反义词 迈步猛进
出处 《荀子·礼论》等
意义 犹豫不决,在原地徘徊不前

基本信息

踯躅[zhi二声 zhu二声]不前

同“踟蹰不前”就是犹豫不决,在原地徘徊不前的意思。

以足击地,顿足。

徘徊不进前。解释

同“踟蹰不前”就是犹豫不决,在原地徘徊不前的意思。

出处

徘徊不进貌。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使君从南业,五马立踟蹰。”

2.《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明陈子龙《小车行》:“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何其芳《画梦录·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

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3.唐白居易《题元十八溪居》诗:“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清赵翼《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诗:“一枝踯躅赠留贻,老瓦盆经手泽滋。”郭沫若《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参考资料

1.踟蹰不前·成语词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