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汉语成语)

2023-11-27 2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侃侃而谈

汉语成语

侃侃而谈(拼音:kǎn kǎn ér tán)是一则汉语成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孔子及孔子的学生等《论语·乡党》。

“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中文名 侃侃而谈
外文名 pouroutwords
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反义词 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用法 褒义,谓语
结构 偏正式
用 途 谈论或演讲

成语出处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战国·孔子及孔子的学生等《论语·乡党》)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侃侃而谈”。  

成语故事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  

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成语寓意

孔子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与人谈注意场合、讲究分寸、坚持适度的原则,而且态度温和恭顺、谨慎细微,成为了佳话。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由于时间、空间、环境等种种原因,决定了人们在交流中,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都要有不同的语言和态势,以及不同的交流方式,而且要出语得当、尊重他人。俗话说:祸从嘴出,病从口入。说话就好像泼出的水,不可收回,告诫我们不能乱说话。另外,在与人交谈中,人们应该落落大方、淡定自若、精神饱满、充满自信而又理直气壮,才能赢得他人的好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侃侃而谈”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运用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五:“我即这等苦苦想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清·颐锁《黄绣球》三:“黄绣球只是侃侃而谈,全不像他平时的性质。”  

现代文学家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偏袒’也在所不免的......这也算人情之常,不足深怪;但当侃侃而谈之际,那自然也许流露出来。”  

现代作家郑振铎《桂公塘·三》:“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  

参考资料

1.侃侃而谈意思出处·在线成语词典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