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汉语汉字)

2023-06-05 1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伐(拼音:fá)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字(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基本含义:本义指用武器击杀,泛指砍断、征讨。引申含义:引申指对他人武力上的征讨或言辞上的诛责。又假借为自我夸耀。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五笔 WAT(86);WAY(98)
仓颉 OI
郑码 NHM
笔顺 321534
字级 一级(0643)
平水韵 入声六月
笔画 6
四角号码 23250
UniCode CJK;统一汉字U 4F10
结构 左右结构
笔画读音 撇竖横折撇捺
五笔98 WAY
注音 ㄈㄚˊ
造字法 会意字

文字溯源

会意字。“伐”字由“人”和兵器“戈”组成,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伐”的构型像人执戈。但从小篆字形看,人是背对着戈的,商代甲骨文、金文就更明确了:在甲骨文(图1)和金文(2-5)中,戈刃部分与“人”的头部明显有穿插。“伐”的本义其实是用戈割人的脖子。至于人手持戈,一般认为是“戍”字。

商代金文左部添了一只执戈行刑的刽子手的“手”的字形,戈刃还是架到“人”的脖子上。以示砍杀之意。商代甲骨文所见或省去表示戈柄的部分,如图7,只留下表戈刃的部分在人的头部,是伐的简化形体。

字形2、3是西周金文,“伐”字也还保持了甲骨文的戈架人颈的形体;但戈柄已渐往右弯,戈的脚叉已变成短斜线了。至于秦代的小篆(图9),字的构形依然是“人”和“戈”。但值得注意的是“戈”和“人”已离开,戈口已不再架在人的脖子上,这样,就再也不能使人望文知义,从字的构形上看出砍杀之意了。隶书(图6、10-12)和楷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伐”的本义是表示砍头。上古社会在战场上往往有砍头、割耳记功的习俗,因此有“积功曰伐”的说法,是以“伐”为计功的一种标准。这里的“伐”已经引申表示一种功劳了,再作引申就可以表示夸耀的意思,例如“矜功自伐”,是说有功劳而骄傲、自己夸耀自己。《诗·大雅·皇矣》中所记载的:“是伐是肆,是绝是忽。”是说又是刺杀又是袭击,敌人绝的绝,灭的灭。其中的“伐”被解释为“击刺”的意思。与战争有关的表述则是这个意义的进一步引申,例如“征伐”“讨伐”,当中的“伐”引申为进攻的意思。由砍人头引申到砍伐其他的事物,于是就有了《诗·魏风·伐檀》中所说的:“坎坎伐檀兮。”这里的“伐”即“砍伐”的意思,砍伐檀木。砍杀即意味着毁坏、损伤,于是又可引申为精神层面的损毁,例如“伐德”,即损毁德行。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

砍;砍斫。

hack;fell;

cut down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丁玲《母亲》一:“不知道是那个山上,传来了丁丁的伐木的声音。”

伐木;采伐

〈文言〉敲击。

knock

《诗经·小雅·鼓钟》:“鼓钟伐鼛,淮有三洲。”

〈文言〉击刺;杀。

kill

《尚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逸周书·世俘》:“伐右厥甲小子鼎大师。”

征讨,攻打。

attack

《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国。”

讨伐;征伐;北伐;大张挞伐

〈文言〉批评,抨击。

criticize;

blame

王充《论衡·问孔》:“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口诛笔伐

〈文言〉败坏;危害。

damage

《逸周书·武称》:“饵敌以分而照其储,以伐辅德追时之权,武之尚也。”

伐性

〈文言〉平毁;铲除。

何景明《敌中篇》:“恐伐吾士大夫、百姓之坟墓也。”

〈文言〉抵触。

王充《论衡·问孔》:“其文,前后多相伐者。”

〈文言〉自我夸耀。

brag about

《易·系辞上》:“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伐善;伐功矜能;不矜不伐

通“罚”。处罚。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君正》:“民无邪心,衣食足而刑伐必也。”

名词

古代臣子评功的品级之一。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文言〉泛指功勋,功业。

merit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使郤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

〈文言〉通“瞂”。盾。

《诗经·秦风·小戎》:“蒙伐有苑,虎韔镂膺。”

星名。参宿中的三颗小星。

《晋书·天文志》:“故黄帝占参应七将,中央三小星曰伐。”

近义辨析

侵、征、伐、袭

在古代汉语中,征是褒义词,一般指上进攻下,有道进攻无道。伐是中性词,指一种正式的战争,应师出有名,大张旗鼓,以示自己的行动是公开的。后来征、伐不分了。侵指金鼓不鸣,直截了当地进行军事进犯。袭指不宣而战,搞突然袭击。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房越切(fá)

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  

说文解字注

击也。

注:《诗》“勿翦勿伐”传、钲人伐鼓传皆曰:伐,击也。《礼记》郊特牲,二日伐

从人持戈。

注:戈为句兵,亦曰

一曰败也。

注:此谓引伸之义。伐败㬪(叠)韵。《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谷梁传》:斩树木,坏宫室曰伐。攴部曰:败者,毁也。《公羊传》曰: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云?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皆齐人语也。按今人读房越切,此短言也,刘昌宗周礼大司马、大行人、輈人皆房废切,此长言也,刘系北音,周?、沈约韵书皆用南音。去入多强为分别,而不合於古矣。伐人者有功,故《左传》诸侯言时记功,大夫称伐,《史记》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又引伸之自功曰伐。

亦斫也。

注:大徐无此三字为长。  

广韵

房越切,入月竝 ‖伐声月3部(fá)

伐,征也。斩木也。又自矜曰伐。房越切。十四。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伐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类篇》《韵会》竝房越切,音罚。征伐。《诗·小雅》:薄伐玁狁。《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灋(法)正邦国。《左传·庄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又《小尔雅》:伐,美也。

又伐阅,与阀阅同。《史记·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积日曰阅。《左传·庄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注:伐,功也。

又自称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经》: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诗·周南》:伐其条枚。

又考击钟鼓也。《礼·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杀击刺也。《书·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注:少不下四五,多不过六七而齐,所以戒其贪杀也。

又兵器。《诗·秦风》:蒙伐有苑。注:蒙,杂文。伐,干也。亦作瞂。

又星名。《周礼·冬官考工记》:熊旗六斿(游)。以象伐也。注: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

又与垡同。《周礼·冬官考工记》:一耦之伐。疏:畎上高土谓之伐。

又叶许竭切,音歇。《诗·商颂》:韦顾既伐。叶上截下桀。

又叶扶废切,音吠。徐干《西征赋》:奉明辟之渥德,与游轸而西伐。过京邑以释驾,观帝居之旧制。 伐字从人从戈,戍字亦从人从戈。《留青日札》:人坐卧则为戍守,人立行则为征伐。

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一耦之伐。疏:亩上高土谓之伐。” 谨照原文亩上改畎上。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①ノ(撇)②丨(竖)③一(横)④㇂(斜钩)⑤ノ(撇)⑥丶(点)

【写法】“亻”窄“戈”宽,顶部“亻”低,底部左右旁齐平。“亻”,两笔相接于横中线上方。“戈”,横笔从“亻”侧横中线起笔,略向右上斜行;㇂(斜钩)从竖中线上端起笔至右下格钩出;撇从横中线起笔,撇尖伸向“亻”下侧。  

书法欣赏

篆书书法隶书书法楷书书法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i̯wăt

王力系统

b

ǐwat

董同龢系统

juăt

周法高系统

b

jwat

李方桂系统

b

jat

西汉

东汉

jat

jat

南北朝

月没

jwət

隋唐

高本汉系统

i̯wɐt

王力系统

b

ǐwɐt

董同龢系统

juɐt

周法高系统

b

iɑt

李方桂系统

b

jwɐt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纽)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十月

合口呼

三等

全浊

房越切

bʰjuɐt

集韵

去声

二十废

开口呼

三等

全浊

房废切

bviɐi

入声

十月

开口呼

三等

全浊

房越切

bviɐt

韵略

入声

房越切

增韵

入声

房越切

中原音韵

入声作平声

家麻

全清

fua

中州音韵

入声作平声

家麻

泆加切

洪武正韵

入声

四辖

全浊

房滑切

vuat

分韵撮要

阳入

第二十五翻反泛发

参考资料

1.伐·在线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