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家官方语言)

2023-07-04 4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乌尔都语

巴基斯坦国家官方语言

乌尔都语(اردو‎)是巴基斯坦的国家官方语言,也是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又称印度-雅利安语族)。分布于巴基斯坦和印度、孟加拉等国。使用人口共1.04亿左右。乌尔都语大约第20种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也是印度的24种规定语言之一。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乌尔都语可看成是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的一部分,所有印度斯坦语言构成世界上第四大的语言。

中文名 乌尔都语
使用地区 巴基斯坦和印度、孟加拉
目前状况 使用中
语族与语系 印度语族、印欧语系
使用人口 1.04亿左右
类型 语种

历史

8世纪,穆斯林进入南亚次大陆,带来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这些语言和北印度的民间俗语萧尔斯尼语相结合,形成了早期的乌尔都语。11世纪穆斯林建都德里时,近代乌尔都语已基本形成。在1200年到1800年,南亚在德里王朝和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下,乌尔都语受到波斯语、突厥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

语法

《乌尔都语语法》封面

乌尔都语有元音12个,辅音42个。语法和印地语的语法基本相同。

名词和一部分形容词有性、数、形式的区别,代词也有数和某些形式的区别。形式分直接形式与间接形式,间接形式与后置词连用。动词有时、式、态的变化。基本词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乌尔都语从北印度的地方话,以及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并吸收了波斯语的大量成语和构词手段。

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乌尔都语又大量吸收了英语词语。乌尔都语和印地语各自的文学语言有较大差异,但它们有共同的口语,叫做印度斯坦语。其特点是,既不用很多的波斯和阿拉伯词语,也不用很多的梵语词语。在争取印度独立时期,甘地曾提倡以印度斯坦语为全国的正式通用语言。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斯坦语没有得到推广,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距离逐渐扩大。乌尔都语是一种有文学传统的语言。直到今天,有教养的穆斯林仍然以能用乌尔都语写诗为时尚。

乌尔都文采用阿拉伯字母,自右向左横写。

分布

乌尔都语母语使用者大约有6-8千万人。

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国语,但在印度也广为通行。它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在巴基斯坦,它是大约五百万人的母语,但是大概还有四千多万人能够流利地讲乌尔都语,他们把它当成第二语言。在印度,大约有三千万伊斯兰教徒讲乌尔都语,它是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之一。

乌尔都语跟印地语非常相似,它们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而后者用梵文字母书写。乌尔都语也包含许多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来源的外来语,而印地语则力图保留一些较老的印度词。乌尔都语原来是德里附近讲了几个世纪的印地语的一种方言。在十六世纪,当印度处在伊斯兰教的统治下时,波斯语、阿拉伯语和突厥语的大批词汇通过德里的军营和市场进入这种语言,这样,一种独立的方言就形成了,它用阿拉伯字母和一些新加字母书写。

那些新加字母用来表示印度和波斯语词汇某些特殊的发音。后来,它渐渐获得乌尔都(Urdu,即“营房语言”的意思)这个名称,而在伊斯兰教更进一步取得优势后,它又成为印度次大陆上大部分地区的交际语。一九四七年印、巴分治后,印地语成了印度的重要语言,而乌尔都语则是西巴的主要语言。包含这两种语言的旧名称“印度斯坦语”,从分治以来一般就废弃不用了。

在巴基斯坦的城市中,乌尔都语在大多数人中能通用,其中包括卡拉奇、伊斯兰堡、拉合尔、拉瓦尔品地、白沙瓦、圭达、海得拉巴德、古吉兰瓦拉、费萨拉巴德、木尔坦和苏库尔。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所有省份的官方语言。在同时使用英语和乌尔都语的学校中,直至高中前,乌尔都语是强迫性学习的语言。这样使即使数以百万计以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克什米尔语、俾路支语、Seraiki,Brohi等为母语的使用者的人,都能使用乌尔都语。

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交际语,它混合了巴基斯坦不同地区的词汇,同样,巴基斯坦不同地区的语言也受到乌尔都语的词汇影响。在5百万来自不同民族(如普什图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等)的阿富汗难民,而在巴基斯坦居住了超过25年的人,都能操流利乌尔都语。这样可推论出,使用乌尔都语的中心,已由印度的德里和勒克瑙,转而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拉合尔。

而在印度,乌尔都语在北方邦、克什米尔、德里、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德、孟买和中部其它地区使用。一些印度学校以乌尔都语作为第一语言,并有其课程和考试。在印度的伊斯兰学校同时教授阿拉伯语和乌尔都语。一些报章如DailySalar,Paasban,在班加罗尔等城市发行。

乌尔都语亦有在阿富汗的市区使用。而在南亚以外,亦有为数甚多的劳工,在波斯湾国家和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城市中使用。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挪威和澳洲的大城市,也有乌尔都语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使用此语言。

有较多人使用乌尔都语作为母语的国家:

印度(4.81千万)

巴基斯坦(1.177千万)

英国(700,000)

孟加拉国(650,000)

沙特阿拉伯(550,00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00,000)

美国(350,000)

尼泊尔(275,000)

南非(200,000南亚穆斯林,多数人说乌尔都语)

阿曼(90,000)

加拿大(80,895)

巴林(80,000)

毛里求斯(74,000)

卡塔尔(70,000)

德国(40,000)

挪威(26,950)

法国(20,000)

西班牙(18,000)

瑞典(10,000)

泰国(5,000南亚人)

阿富汗

日本

斐济

圭亚那

澳大利亚

丹麦

意大利

新西兰

特点

发音

歌手正在用乌尔都语表演

乌尔都语音素多,共54个音素,音素主要来自印度当地语言,如送气音、不送气音、闪音和顶音(卷舌音)。少数来自阿拉伯语,如小舌音和小舌爆破音,还有一些波斯语的发音。54个音素中有元音12个(5个长元音,5个短元音,2个双元音),辅音42个(16个轻辅音,26个浊辅音)。发音位置在双唇、唇齿、舌尖下齿背、舌尖上齿背、舌尖上齿龈、舌尖硬颚、齿龈硬颚、舌中硬颚、舌根软颚、舌根小舌和喉部。总的说来乌尔都语的发音比较难。很多音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发音。

方言

乌尔都语有四种官方认可的方言,Dakhini,Pinjari,Rekhta,和ModernVernacularUrdu。ModernVernacularUrdu是目前最被广泛传播及使用的一种方言,并且在以下地区使用:德里,勒克瑙(Lucknow),卡拉奇(Karachi)和拉合尔(Lahore)。

Dakhini(alsoknownasDakani,Deccani,Desia,Mirgan)在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及其四周海得拉巴德(Hyderabad)使用。这种方言所使用的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借词较标准乌尔都语少。

书写

用乌尔都语书写的书法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乌尔都语的报纸都是邀请著名的书法家手写报章的文字然后再印刷出版,在巴基斯坦,乌尔都语的报章不但是报纸还是书法艺术品。在巴基斯坦,人人都能写出一手好字。

乌尔都文的书法特点:

①乌尔都文共35个字母,书写时为了使得版面更加整齐和美观,词与词之间没有空隔隔开。

②乌尔都文的单词是连续书写的,大部分字母有四种写法即词首、词中、词末、及“独用”四种,但有时书写文章时为了使字母与附近的字母整合得更加美观,有的字母会变换为另一种写法,最多时同一个字母有25种写法。

官方地位

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国语。巴基斯坦最高法院2015年9月9日发布命令:要求政府部门将乌尔都语定为国家官方语言,全面取代英语的地位。

虽然英语在精英的圈子内使用,旁遮普语也有大量的母语使用者,乌尔都语作为交际语被广泛使用。乌尔都语也是印度、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和安得拉邦的官方语言。虽然政府学校和大多数邦份着重使用标准印地语,但在勒克瑙和海得拉巴的大学,乌尔都语有被使用,并被看成是种有威望的语言。

乌尔都语是南亚次大陆的主要语言之一,是巴基斯坦国语。它还通行于印度、孟加拉的一些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前去西方、阿拉伯国家求学、务工的南亚地区人数的增加,乌尔都语还流行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中国与巴基斯坦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交往甚密。通晓乌尔都语,对于增进中国与巴基斯坦及南亚有关国家人民间的了解和友好,促进中国与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资料

巴基斯坦文学院在该院礼堂举行首发仪式,宣布出版全球首部乌尔都文版《论语》,200多名巴文学家、大学生以及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官员和留学生出席。《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巴文学院主席阿里夫在仪式上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大师和思想家,其学说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世界人民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同样值得巴基斯坦人民借鉴。

阿里夫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访巴之前,巴文学院的教授和翻译家萌生了将《论语》翻译成乌尔都文的想法,并克服时间仓促和资料缺乏等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将英文版《论语》翻译成乌尔都文的任务,以此表达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在仪式上说,中巴文化交流开展得非常顺利。巴文学院出版《论语》乌尔都文版创造了中巴文化交流历史,是对中巴文化交流的重大贡献。

罗照辉说,中巴友谊源远流长。古有丝绸之路,今有喀喇昆仑公路、恰希玛核电站和瓜达尔港等把中巴两国人民紧紧连接在一起。在中巴两国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孔子学院已于2007年4月在巴国立语言大学正式挂牌。他期待中巴两国作家和诗人能够出版更多更好的作品,让中巴友谊更加深入人心。除乌尔都文版《论语》外,7日的首发式上还发布了巴文学院主导翻译的乌尔都文版《中国文学作品选编》和《中国诗歌选编》两本书。

乌尔都语翻译

包括笔译、口译、同声传译、本地化、视频听译、涉外会议翻译。

最新政策

法新社2015年9月9日称,根据最高法院当天发布的命令,巴基斯坦联邦政府及4个省份要在3个月内完成“官方语言转换”工作。媒体称,这一命令是为终结该国因语言造成的社会分化。最高法院方面表示:“巴基斯坦国民不应该因为不懂英语错失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机会。”

参考资料

1.乌尔都语翻译_乌尔都语翻译软件·山东译声翻译公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