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淮铁路(区域铁路干线)

2023-07-26 3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宿淮铁路

区域铁路干线

宿淮铁路,又称宿淮线,铁路等级为国铁Ⅰ级,单线、内燃机车牵引,预留双线电气化条件,以货运为主、兼顾少量客运的区域铁路干线。工程投资概算总额49.3亿元,由原铁道部、安徽省、江苏省共同出资建设。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道部“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我国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能源战略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宿淮铁路线路位于皖苏两省北部,西起京沪铁路符离集站,经灵璧、泗县、泗洪、宿迁、泗阳,东至新长铁路袁北站,正线全长210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112公里,江苏省境内98公里。

中文名 宿淮铁路
外文名 Railway From Suzhou To Huai'an
走向 宿州--淮安
开工时间 2009年7月29日
货运开通 2013年12月30日
建设周期 4年半
里程 210.8公里
途经城市 灵璧,泗县,泗洪,洋河,泗阳
铁路级别 国铁一级
轨道数量 单线
电气化 预留电气化
客运 具备
工程状态 已运营通车

工程概况

宿淮铁路西起京沪铁路符离集车站,东至新长铁路袁北站,途经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江苏省泗洪县、宿迁市、泗阳县、淮安市。正线全长210.4公里,江苏境内97.5公里,建设标准为国铁I级,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预留160公里/小时,并预留电气化建设条件。项目总投资52.8亿元,其中江苏段概算总额为24.8亿元。

宿淮铁路地处淮海经济区,主要影响区域有宿州、蚌埠、淮北、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等九市。该区域总面积9108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969万人,占安徽、江苏两省总人口的43.4%,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淮北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矿业基地,本线的修建将有利于淮北地区的矿产、农产品资源就近流入苏北地区,对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和渗透,加快沿线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拆迁会议

宿淮铁路江苏段征地拆迁工作第一次会议10日在宿迁召开。至此,2009年我省计划开工建设6条铁路中的第一条项目正式启动。

江苏段

宿淮铁路在江苏境内正线总长度97.562公里,宿迁段78.03公里(其中泗洪县23.5公里,途经青阳镇、梅花镇、归仁镇;宿城区32.1公里,途经陈集镇、洋河镇、洋北镇、郑楼镇;泗阳县22.43公里,途经临河镇、众兴镇、八集乡),淮安段19.532公里;设有泗洪、宿迁、泗阳三个客货运中间站,归仁、郑楼、韩圩三个会让站。江苏境内共有大中桥17座,特大桥8座,分别为宁宿徐高速公路特大桥、徐洪河特大桥、安河特大桥、宿淮盐高速公路特大桥、立新大沟特大桥、京杭运河特大桥、北门大沟特大桥、淮沭新河特大桥、淮沭新河特大桥。

建设进展

宿淮铁路于2009年开工建设,该项目正线全长210.421公里,在江苏境内正线总长度97.562公里,其中宿迁段78.03公里;设有泗洪、洋河、泗阳三个客货运中间站,宿迁段总投资20亿元。项目标准为国铁Ⅰ级,单线,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

宿淮铁路原计划2011年底建成,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融资困难,导致铁路工程基本处于半停工状态。上海铁路局对投资计划进行了调整。根据2010年之前的工程进度情况,宿淮铁路预计2013年具备通车试运行条件,在2010年之前,洋河火车站站前配套工程已开始实施,站前路部分已铺轨,站前配套工程(包括主站房)将与宿淮铁路同步投入运营。

宿淮铁路宿迁(洋河)站于2012年8月27日成功铺轨。至此从淮安到宿迁共计铺设轨道59公里。

2013年5月16日,记者从上海铁路局获悉,备受关注的宿州至淮安铁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宿淮铁路西起符离集站,经灵璧、泗县、泗洪、泗阳,至淮安袁北站。其中宿州市境内113公里,铁路将于2013年8月底9月初基本完工,之后进入全面调试和试通车阶段。

2013年12月30日8时,首趟宿州市符离集站开往淮安市袁北站的55015次货物列车开行,驶往淮安。标志着宿淮铁路已经铺轨完成,基本具备通车条件,距离开通客运,全面建成通车,已经不远。

2014年12月,宿淮铁路正式通车,填补了宿迁城区范围内不通铁路的历史空白,使得江苏省13个地市实现铁路全复盖。宿淮铁路开通后,将开通3对普速列车,即南通到北京、徐州、重庆各1对。这条线路的开通,将苏北的铁路连接上京沪铁路,使得苏北地区铁路能够成网运行,促进苏北的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1.12月10日宿淮铁路将正式开通运营·西楚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