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斜肌(宽阔扁肌)

2023-08-05 57阅读

腹外斜肌

宽阔扁肌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中文名 腹外斜肌
别名 人鱼线

概述

位置

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维由外上向前内下斜行。

起点

第5~12肋骨外侧面。

止点

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

功能

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损伤

局部解剖

腹外斜肌起始自下八肋外面,止于髂嵴前部。另外,借腱膜止于白线并形成腹股沟韧带。作用是前屈,侧屈并回旋脊柱。

病理病因

腹外斜肌损伤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被诊为肋痛和腰肌劳损,没有或少有明确的诊断。腹外斜肌是稳定人体躯干作回旋动作。所以该肌劳损和外伤的机会都特别多。该肌的损伤都是人体躯干处于前屈位时,作回旋动作时损伤,它的应力集中点都在其肋部的起点和止点髂骨嵴前部边缘,急性损伤都有明显疼痛或肿胀。但通过人体自身制动休息和简单治疗都可缓解,而逐渐变为慢性。由于起止点处的损伤,内出血化,结疤,甚则使肌肉挛缩,而导致特有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起点损伤,多诉肋痛,止点损伤者多诉腰侧痛,腰部活动不便。

单侧腹外斜肌损伤,患者多是侧屈稍后伸姿势,双侧损伤,患者肋骨多下降,腰部稍前凹位姿势。

诊断

①在腰部屈曲位,有脊柱旋转性损伤史。

②在下八肋腹外斜肌起点处疼痛,或压痛,或在髂嵴前部止点处疼痛、压痛。

③侧屈位,嘱患者作脊柱旋转运动,引起疼痛加重。

治疗

①在起点:在压痛点附近的肋骨面上(一般压痛点就在肋骨面上)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先纵行剥离,再横向剥离,出针。

②在止点: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在下。在下的腿屈曲,在上的腿伸直。在髂嵴前部的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针体和人体矢状面垂直,深度在0.5cm左右。然后将针体沿人体纵轴倾斜,使和人体纵轴上段成30°角,在髂骨嵴前部纵行剥离二、三下,再横行剥离二、三下,出针。

注意事项

①在起点处进针不可在肋骨间隙,以免穿破胸膜,针刀始终在肋骨面上活动。

②在止点处进针,必须掌握进针深度,在刀锋接触髂嵴前部骨面时,需摸索进针,找到反应点(病人诉酸胀)时,再行剥离手术。

锻炼方法

不少针对大肌群的基本动作对于较小的肌肉常有附带的作用。如仰卧哑铃上拉对于前锯肌,弯举对于小臂都是明证。不少职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很少或几乎没有将腹部的动作加入进去,除了个人的基因不同之外,大重量的其他练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使用大重量动作如死举(硬拉),划船时,身体被强迫用腹肌来支撑住这些重量,从而达到附带的效果。

动作要点:轻坐在BOSU半球上,上半身保持自然直立,并微微向后倾。双腿屈膝,双脚全脚掌踩于地面,双手手臂向前自然伸直,持球,上半身向左右方向缓慢转动。

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觉了。每次练习4组,当两侧都练习完为一组,中间没有间歇。两侧都练习完以后,间歇1-2分钟再开始下一组的练习。练习一个月以后,每侧可以增加到20次,同样做4组。当练习到每侧每次练习30个,共做6组的时候,腹外斜肌的形状会很健美了。坚持练习3个月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使肌肉有恢复时间,隔天练习即可。

3注意事项:在练习腹外斜肌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侧的平衡问题,比如先做左侧,下一组就应该先做右侧。因为先做的一次体力会更加充沛些,稍感轻松。所以,为了让两侧腹外斜肌的肌肉增长均衡,左右两侧的腹外斜肌动作要每练习一组调整一次顺序。其次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否则腹直肌会借力,影响腹外斜肌的锻炼效果。

秘诀:脚绝对不动,上半身不可以向前弯,手要向侧边水平伸直。

效果:可以锻炼前肌、背阔肌、使腋下至腰部的线条玲珑有致。

参考资料

1.教您正确认识自己的每块肌肉——腹外斜肌·央视网

2.健身器材使用方法——波速球的全身训练方法·央视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