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语汉字)

2023-09-02 2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民(拼音:m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被刺伤的眼睛,表示由刺瞎一只眼睛的战俘充当奴隶,后指平民、百姓。引申指大众的、非官方的、非军事的。也专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某类人。

中文名
拼音 mín
部首
字码 6C11
五笔 NAV
仓颉 RVP
郑码 YYBH
笔顺 フ一フ一フ
字级 一级(编号0327)
平水韵 上平十一真

字源演变

字形演变流程图

指事字。甲骨文写作图A,上部像一只左眼,下部像针刺一类尖利的东西刺着眼睛,致使一目而盲,疑即“盲”的本字。西周金文(图1-3)字形与甲骨文大致相同,部分字形眼目之中已没有瞳孔(图2、3),突出“民”字为盲目之民。春秋金文(图4-6)“民”字竖画上的圆点或变作图B(图5),或变作一小横(图6)。战国文字承袭春秋金文。齐文字“民”从“目”,晋系文字亦有从“目”者。楚文字“民”字竖画上的圆点或变作一小横,或加ㄇ形饰笔(图11);竖画或向上穿出,或在上部加“V”形饰笔(图9)。秦文字“民”所从的“目”变形作图C、图D,隶作图E。小篆(图15)尖器变成斜钩,中间一点变为一横;左眼的形状也大变样了,于是在这基础上,再隶变为汉代隶书和楷书的“民”字。

“民”字为什么刺一目而“盲”。大概在甲骨文时期,“民”还不是专指众民之“民”,这些被盲其一目的“人”,或许是有罪之人,或者是战争胜利品“俘虏”,抑或是统治贵族阶级的专有奴隶。统治贵族阶级为了驯服这些人为其劳作,而把其一只眼睛刺瞎,防其逃跑。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说:“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本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人一埋着头,从侧面看去眼目是竖立的。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

在周代金文里,“民”的字义已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引申转借为被统治者统治的“人民、百姓”之意,“民”原来的盲义已失,故此又另造了“盲”字。自古以来,统冶者都把“民”视作有眼无珠,蒙昧无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由于上述的奴隶之义和“亡”的读音,后来又产生了“氓”这个以“民”表意、以“亡”表音的形声字兼会意字,表示由别处逃窜而来的“民”。古代也以“氓”泛指奴隶,也专指那些荒郊野外风餐露宿过着非人生活的生产奴隶。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

某族的人:汉~。回~。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

非军事的:~品。~航。

同「苠」。

详细释义

民 mín

〈名〉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common people]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又如:民夫(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民户(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众的希望、心愿;在民众中的声望);民牧(民众的治理者。后指地方的长官);民情(民众的心情、意愿);民役(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民利(民众的利益);民命(民众的意旨;民众的生命;人命);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清朝州、县官的卫兵。即三班中的壮班);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民经(人民的规范);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祸害);民力(人民的财力和劳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财(人民的财物);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民祗(人民所敬畏者)

泛指人 [man;person;human being;mankind]

民受无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

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

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民灵(人和神);民智(人的聪明才智)

〈形〉

民间的 [folk;among the people]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营(民间经营);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民狱(民间诉讼案件);民社(民间祭祀土神)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民部】弥邻切(mín)

众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属皆从民。

古文民。

说文解字注

众?也。

段注:萌古本皆不误,毛本作氓,非。古谓民曰萌,汉人所用不可枚数。今《周礼》以兴耡利甿。许耒部引以兴耡利萌。愚谓郑本亦作萌。故注云变民言萌,异外内也。萌犹懵懵无知皃也。郑本亦断非甿字,大氐汉人萌字,浅人多改为氓。如《周礼》音义此节摘致氓是也。继又改氓为甿,则今之《周礼》是也。说详汉读考,民萌异者,析言之也。以萌释民者,浑言之也。

从古文之象。

段注:仿佛古文之体少整齐之也。凡许书有从古文之形者四:曰革、曰弟、曰民、曰酉。说见革下。弥邻切。十二部。

古文民。

段注:盖象萌生繁庑之形。

康熙字典

【辰集下】【氏部】民·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1

古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弥邻切,音泯。《说文》:众萌也。言萌而无识也。《易·师卦》:君子以容民畜众。《书·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礼·缁衣》: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又四民。《谷梁传·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注: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物曰工,通财货曰商。

又司民,星名。《周礼·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注:司民,轩辕角也。《释文》:轩辕十七星,如龙形,有两角,角有大民、小民。

又官名。《周礼·秋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於版。

又民曹,汉官名。《後汉·百官志》: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注:《蔡质·汉旧仪》:曰:典膳治功作,监池、苑囿、盗贼事。

又民部,今户部也。《文献通考》:汉置尚书郞四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至魏文帝,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吴有户部,晋有度支,皆主筭也。后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礼》之制,隋初有度支尚书,则并后周民部之职。开皇二年,改度支为民部。永徽初,改民部为户部。

又北方有比肩民,见《尔雅·释地》。南方有裸民,见《吕氏春秋》。

又白民国,白身,背有角,乗之寿二千岁。羽民国,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国,其民皆生卵。毛民国,其民皆生毛。

又有劳民、摇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诸国,并见《山海经》。

又鹤民国,人长三寸,日行千里,见《穷神祕苑》。

又姓,见《姓苑》。

又叶邻知切,音离。《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过吾门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烦下民。

又叶弥延切,音眠。杨方《合欢诗》: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

《六书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义非一:有总言人者,《诗》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对君而言者,《书》民惟邦本。是也。有别於在位而言者,《诗》宜民宜人。注:人谓臣,民谓众庶。是也。有对幽而言者,《论语》务民之义,《左传》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是也。有对已而言者,《诗》民莫不谷,我独于罹。是也。有对农而言者,《汉·食货志》粟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是也。况四民兼士农工商,岂力田始称民乎。《六书略》之说穿凿,不可从。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m

i̯ən/i̯ĕn

王力系统

m

ǐen

董同龢系统

m

jen

周法高系统

m

jien

李方桂系统

文/真

m

jiən/jin

西汉

东汉

jiən

ji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真谆臻

jien

北魏后期北齐

真谆臻

jien

齐梁陈北周隋

真谆臻欣

jie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m

i̯ĕn

拟音/王力系统

m

ǐěn

拟音/董同龢系统

m

jen

拟音/周法高系统

m

iɪn

拟音/李方桂系统

m

jiĕn

拟音/陈新雄系统

m

ǐen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上平十七真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弥邻切

mjen

集韵

平声

上平十七真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弥邻切

mjen

韵略

平声

弥邻切

增韵

平声

弥邻切

中原音韵

阳平

真文

齐齿呼

次浊

miən

中州音韵

平声

真文

迷宾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八真

次浊

弥邻切

miən

参考资料

1.民·汉典

2.民·新华字典

3.民·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