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青海省海东市辖区)

2023-10-01 3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乐都区

青海省海东市辖区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东接民和县,西连平安区,南临化隆县,北与互助县毗邻,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86万亩。全区海拔1850米至448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为6.9℃,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14个居民委员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乐都区常住人口为240949人。共有藏、羌、土、汉、回等15个民族,汉族占大多数。

2018年10月,获得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乐都区地区生产总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4亿元,同比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54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69元,同比增长7.1%。

中文名 乐都区
外文名 Ledu District
别名 南凉
行政区划代码 630202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
地理位置 青海省东部
面积 3050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1街道8镇
政府驻地 海东街道古城大街50号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700
气候条件 高原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 24094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翟昙寺,鲁班亭,西来寺,央宗寺,关羽碑坊
机场 西宁机场
火车站 海东市高铁站
车牌代码 青B
地区生产总值 112.7 亿元(2020年)
方言 青海方言,中原官话陇中片

建制沿革

乐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秦汉以前,乐都属羌戎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入湟水流域,乐都地区归入汉朝版图。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破羌县,属金城郡。十六国时期南凉主立国,定都乐都。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乐都郡为鄯州,移西都县于乐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属鄯州(沿今乐都)。

乐都区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领鄯、河、兰、廓四州军政事务。

开元二年(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辖治陇右12州,使乐都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宋时称邈川、湟州、乐州。

元时,乐都属西宁州。

明代先后设碾北卫、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清雍正三年改为碾伯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沿用至今。

2013年2月8日,撤销海东地区、乐都县,设立海东市、乐都区。市人民政府驻乐都区海东大道。

2020年4月,乐都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其中川水地区有高庙、碾伯、洪水、雨润、高店5个镇;北山地区有寿乐镇、达拉土族乡、共和乡、中岭乡、李家乡、马营乡、芦花乡、马厂乡8个乡(镇);南山地区有瞿昙镇、中坝藏族乡、下营藏族乡、蒲台乡、峰堆乡、城台乡6个乡(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西连青海省西宁市中心城区,南与化隆县为邻,北与互助县相望。南北长33.6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30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气候特征

年平均温度为7.3℃,年平均降雨量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

水文

乐都水文站是湟水下游干流控制站,也是国家重要水文站。地处青海省乐都县岗沟镇下教场村,地理位置位

于102°25′,北纬36°29′,集水面积13025km2,距河口128km,所用基面为冻结基面,干流相关站上游有

西宁水文站,下游有民和水文站。测站断面下游主要支流南岸有岗子沟、双塔沟、虎狼沟,北岸有引胜沟、

直沟等。

自然资源

乐都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余种,非金属中,石英石地质储量达10多亿吨,白云石储量4900万吨,石膏储量8000余万吨,大理石工业储量5000余万吨。其外,中坝玉、滑石、蛇纹石、陶粒粘土、石墨、红柱石等也有相当储量。金属矿中,黄金(砂金)、铁、铜、铬、铅、锌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境内水资源充沛,水能蕴藏量达2万kw,开发潜力很大。

全区有耕地面积368577亩。其中:水浇地108229亩;浅山地156390亩;脑山地103958亩。

人口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乐都区总人口26.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99万人,农村人口9.02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人口23.1万人,还有藏、土、蒙古、回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9万人;劳动力17.24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3.54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乐都区常住人口为240949人。

经济

综述

农业、工业、乡镇企业等已成为乐都区国民经济的支柱。2013年全区实现区域生产总值35.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6.8%。2013年,区内人均生产总值12189元,比2012年增长28.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8亿元,比2012年增长6.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92亿元,比2012年增长4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81亿元,比2012年增长6.0%。一、二、三产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31%、75.12%、18.57%,三次产业结构为21.4:33.8:44.8。

2020年,乐都区地区生产总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4亿元,同比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54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69元,同比增长7.1%。

第一产业

乐都是青海的农业区之一,2007年底,全县有耕地24572公顷,截至2013年底,耕地面积达到25100公顷。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2680.5万元。其中:粮、油总产量分别达到60802吨和5927吨。乐都县是青海省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大县,并有“蔬菜瓜果之乡”的美称。全县盛产小麦、青稞、豌豆、洋芋、蚕豆和油籽,并盛产苹果、花檎、软儿梨、桃、杏、核桃、葡萄。蔬菜生产已形成产业优势,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开发“绿色食品”的潜力很大。2013年,全县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3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以上。结合百万株大樱桃和百万株花椒生产基地建设,通过项目支持、财政补贴、群众自筹等方式栽植大樱桃10.8万株,完成育苗15亩;栽植花椒20万株。新建日光节能温室4021栋,蔬菜温棚累计达到3.6万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3.49万亩(复种4.91万亩),逐步形成了“蔬菜、洋芋”两大主导产业和地膜洋芋、乐都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三大优势品牌,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产业

以轻工业为主,2013年,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120968万元,同比增35.53%,已建立包括轻工机械、建筑建材、冶炼制造、粮油加工、白酒酿造、塑料制品、文化用品、服装鞋帽、日用五金、印刷、家具、地毯加工等十多个行业,产品达200余种。

乡镇企业。到2013年底,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3600多个,总产值(现价)118531万元,主要行业有轧钢、建筑、建材、冶炼、采矿、藏毯加工、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等。

交通运输

兰青铁路、兰新高铁、京藏高速公路、109国道穿境区乡公路畅通,区府驻地距西宁机场40公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全区有完全中学7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农业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

医疗事业

区属医院2个,各乡、镇均有卫生院(所)。

文化事业

坚持以区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根据文化、旅游、体育不同特点,分类确定年度项目工作计划,积极争取省、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全区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活动阵地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了有效平台。截至目前,主要建成全民健身群众文化体育指导服务中心和迎宾广场、彩陶广场、河湟休闲广场、中心广场、碾伯广场、碧水园文化休闲广场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广场;建成青海第一碑林——河湟碑林(共建碑廊6条,长630米,刻碑500通);完成老年文化活动中心、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4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投资3538万元在215个行政村实施了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完成高庙、高店等7个乡镇文化站维修和社区配备图书、云屏图书借阅机项目。

历史文化

竹马

《竹马》舞蹈是流传在乐都区碾伯北门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据村里老人讲,一百多年前,山西的商人来乐都区经商时传给碾伯北门村社火队的。

《竹马》灯大部轧制的是珍禽异兽,骑士古装,多以神话和《封神》中的故事而排演的舞蹈,白天和晚上演出两场,内容相同,每天换演一个故事,为了吉祥太平,全村平安,每年的第一场演出“姜子牙金台拜蒋”。

《竹马》是由十六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扮演,共十二种动物,有“豹子、独角兽、孔雀、麒麟、四不像、仙鹤、骆驼、老虎、牛、狮子、梅花鹿、马,其中青牛、黄牛各一头,狮子两头,梅花鹿两头,红马、白马各一匹”。在变成两排队形时一排由麒麟领头,仙鹤排尾,另一排狮子领头,孔雀排尾。

把制作好的动物架系在舞蹈者的腰间,整个节目没有舞蹈动作,只脚下两脚后跟抬起随着鼓点小碎步向前行走。《竹马》的演出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日,地点在广场、街头。该节目尤其在夜间观赏,因每个动物胸、腹点有两支蜡烛,相似点点繁星,场面壮观,其景令人难忘。《竹马》舞蹈的演出目的是庆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以求太平吉利。

社火

据文字记载,社,既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社”与“火”的风俗。如今的社火,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乐都高庙的民间社火在原有的基础上吸纳了外地优美的民间社火节目或优美的唱词和舞蹈动作,提高了社火的质量。

乐都的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徒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引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蹈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从正月初八开始,社火就闹开了。乐都高庙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龙、舞狮、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秧歌,极具高庙社火特色的有高跷和亭子。

高庙的高跷比一般地方的高,它是由两根笔直的松木椽子制成,紧韧轻巧,一般高7-8尺,最高的达1.2丈。亭子,也称“高台”,或称“铁蕊子”,是整个社火的最后一个节目。亭子制作,由一根长5米,直径3公分的铁杆,弯曲成形,合理布局演员位置,取得重心平衡。高庙亭子,经几代艺人的精心设计和相传,亭子造型多变,构图精美,艺术风格独特,成为艺苑中的一支奇葩,深受各族观众的赞美和好评。

乐都高庙社火的乐器也在传统的二胡、板胡、三弦、竹笛演奏基础上,增加了手风琴、小提琴、大提亲、电子琴等西洋乐器。早在五六十年代,高庙人演社火就已用上了手风琴、小提琴这些洋玩艺儿。

花儿会

乐都区“花儿会”历史悠久,自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庙会开始,到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新中国成立后,“花儿会”迎来了鼎盛时期,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瞿昙寺等地“花儿会”以其参加人数多、庙会规模大而享誉西北,一批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

“花儿会”举办地瞿昙镇199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乡”,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儿)之乡”。瞿昙寺“花儿会”源自庙会,群众自发参加,既有浓厚的庙会色彩。历经百余年的演变,如今成为乐都区规模最大的物资、文化交流会之一。

“花儿会”演唱分舞台演唱和群众自发演唱两大类,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花儿会”以碾伯令(也叫直令)为主,还有红牡丹令、河州令、下四川令、水红花令、尕马令等数十种,其曲调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或悲哀忧伤。它最善美表达爱情,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风格。

灯皮影戏

青海灯影唱腔中,板腔部分的伴奏乐器,习惯上用四胡、三弦、笛子三件。唱腔中过门的长短,一般不太严格,一次过门奏完,如果演员没有接着唱,可再反复,演员起唱也较自由,可在过门结束处开口,也可在某一句结束时起唱,甚至也可在某一个乐句中间插唱。青海灯影戏,是流行在我省东部农业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活动广泛,深受群众欢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青海灯影戏的音乐,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独特风格的唱腔和曲牌。

灯影戏班的组织比较简单,一般由五人组成,其中演员一人(俗称把式),乐队四人(俗称后台)。其乐器有弦乐、击乐、管乐三类。弦乐器有小鼓三弦、四胡;打击乐器有小战鼓、大窝子干股(暴鼓)、大钩锣、小锣、铲子、铰子、梆子、盏儿(碰铃);管乐有曲笛、唢呐、二码子(长杆喇叭)。

上述三类乐器分别由四名乐手所司,每人至少司三四件。与演员平列坐在前面的称上手,司小战鼓、干股、小锣、三弦;坐在演员后面的称中手(也叫空场),司四胡、唢呐、二码子;和中手平列而做的称下手,司钩锣、铲子、曲笛;其余一人则敲梆子、铰子、盏儿,还兼做演员的助手。

凡上、中、下手所司都会者,叫“全手”或“满台转”。青海的灯影属于板腔体。它的板式唱腔大体上分为紧板、慢板、散板三类。在这三类唱腔中,紧板唱腔是基本唱腔,其余两类是辅助性质的。紧板有阴腔、阳腔两个唱腔,它们在整个唱腔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的演唱速度很快,节奏鲜明,加上每拍一下的梆子声,构成了青海灯影唱腔的主要特点。

九曲黄河灯

灯城栽高杆16个,每个高杆都挂高灯一盏,并按五方不同的方位分别悬挂不同色彩的神幡一幅。该灯会每三年举办两次,俗称“三年两头”,点灯会期三天,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每晚七点点灯,约11点结束,整个黄河灯城犹如一片灯海,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情若仙景。

届时七里店地区各农户家中的高灯、门灯及城灯融为一体,相映成辉,光照数里。每逢灯会,十里八乡的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赐福观外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有的进入灯阵祈福求祷,有的欣赏各种民间艺术,有的观看科普展览,有的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呈现出一派节日的祥和气象。

平均每日(夜)人员流量达1万多人次。乐都区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是青海省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奇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作为群众自己创办的灯会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灯会集中展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青海乐都“文化区”的文化底蕴。灯会的举办为活跃本地的春节文化活动,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经济交流对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景名胜

鲁班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单位鲁班亭,始建于北魏时期。位于乐都县城东25公里处的老鸦峡西口,亭建在湟水中心的巨石柱上,称“中流砥柱”,为乐都区景观之一。远远看去,好象在湟水河上漂着一只画舫,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传说该亭是鲁班修建的,有故事说:很早以前老鸦峡口窄小,水势凶猛,水流不及,经常聚集在那里,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水患。有一日,鲁班来到那里,看到了峡口周围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就问那里的人们:“你们生活为啥这么困难?”百姓说:“我们这里三年两头闹水灾,使河水经常猛涨,淹了我们的田地造成的。”鲁班听后对大伙说:“你们不用着急,由我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鲁班拿出板斧,使出法力,在东边的山上劈出了一条又宽又大的口子,使聚集在那里的河水迅速流走了,又使出法力搬来一大石柱钉在了河中心,在上边修建了八卦亭,镇住了河水,从此,老鸦峡口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那里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至今在老鸦峡口北山上还留有鲁班生活用过的石缸和坐过的痕迹、南山上形似鲁班妻子站在那里看鲁班建亭的巨石。该亭在清道光年间进行了重修,并留有碑记(已遗失),巨石柱上镌刻“米颠拜否”四个大字,还隐约可辨,但何时何人作为,无据可考。八卦亭是1984年重建的。清代陈晓晴咏亭云:石矾矗矗镇中流,上有空亭四面周,撼定洪涛归一线,不让河伯东西游。

鲁班亭

瞿昙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始建于明代初年,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距县城约21公里。这座规模宏大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传佛教以统治藏区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此后又经历永乐、洪熙、宣德各朝钦派太监及匠师扩建。

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寺院原围有土城,形势险固,可惜仅存残垣断壁;全寺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组群划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进院落,中院和后院周匝廊庑;沿着中轴线序列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楼、小鼓楼、配殿、香趣塔和大钟楼、大鼓楼等。

其中,前区基本呈汉地佛寺“伽蓝七堂”格局。后区巍峨壮丽,冠于全寺的隆国殿,两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势连缀抄手斜廊,还有造型端庄的大钟楼和大鼓楼对峙左右,则明显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两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的布局意象,堪称明清北京故宫的“活化石”。

另外,主体建筑群东北,还有一组两进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谦,为青海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其基本完好的的建筑遗存,包括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为古代艺术、文物和建筑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众多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了为引人入胜的观光旅游胜地。

瞿昙寺

柳湾墓地

柳湾彩陶展厅柳湾,在乐都区城东15公里高庙镇东面的湟水河北岸,墓地坐落在村庄后面的半山白土坡上,占地面积为112500平方米,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代表。

已挖掘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墓葬170多座,1974-1980年,青海省考古部门对该墓群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共发掘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墓葬1370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绿林石、海贝等文物37529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

其中出土的彩塑裸体人像彩陶壶被誉为“稀世艺术珍品”,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墓地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成立了青海省彩陶研究中心,修建了彩陶博物馆。每年前来参观、研究的考古工作者和游客络驿不绝。

西来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乐都区区城东关街。据说修寺中资金发生困难,眼看就要半途而废,施工主人们想再出远方化布施。晨起,在院中发现两骆驼,背负重囊,朝东而卧。邑人们认为是行脚驼峰,驼主会来赶走。

迟至日中,未见驼主,始派人到处寻找,夜幕降临,未见赶走,于是有人解囊启袋,发现满是白银,约有九千余两。得此银后加快了进度,增建了殿堂。竣工后为寺命名时,人们以为如无西来之资,此寺难以完工,今能完工实乃西主资助之力。故定名“西来寺”。

另一传说曰,有人在河边拾得一铜佛,为之建寺,特名为“西来寺”。西来寺建筑工程宏大,设计精细,全寺有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东廊房、土地祠、观音殿,占地面积约2100余平方米,殿宇布局合理,施工严谨,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从建筑上看仅次于曲坛寺,在泥塑上名冠全省,特别是正殿古佛莲台后的壁塑背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西来寺

武当山

俗称老爷山。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当山始建于雍熙甲申年,位于乐都区区城东北的引胜沟内,距区城10公里处的杨家岗村对面。武当山坐落在引胜河的东岸,山势陡峻,荆棘丛生,桦木、苍松挺拔,生长于陡坡岩壁上。山脚有温泉流注于引胜河中。南北两侧有曲径可攀登达到顶峰。

山顶有无量殿、磨针宫、三清殿、观音殿、老爷殿(关羽殿),以及黑虎宫、山神土主、牛王、吕祖和百子宫、雷祖殿。夏秋季节清晨远望,山腰翠柏苍松,山头薄雾朝霞,道观殿宇在晨曦中时隐时现,时闻钟声四山呼应,登临其境,如入仙界,因而久负盛名。老爷山道观有不少民间传说。

据传,杨家将杨满堂在寿乐黑城子(寿乐乡境内)平叛,战败退守老爷山,见山上有一道观,殿宇残破,上书:“磨针宫”。殿内“玄天上帝无量祖师”金身已损。于是拜而曰:“如使杨某旗开得胜,当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再战果得胜,乃出资重修道德观。自引香火日盛。清同治年间,因屡遭兵火,旧殿被毁,民国初年经邑人捐资和道士化缘进行了修复。有道士8名,内有坤道3名,靠香资斋化度日。“十年动乱”中又被毁,1980年以后群众集资部分修复,但已非貌。

武当山

关帝牌坊

关帝牌坊夜景“关帝牌坊”即“八卦绰楔”,是关帝庙前的牌坊,坐落在乐都区城古城大街,此庙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初建成时,规模壮观,有门前牌坊、戏楼、庙门、正殿、后进宫。正殿塑有关羽金像,左有关平,右有周仓,两壁画有关羽一生的故事,如出五关、单刀赴会、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等。后进宫塑有刘、关、张三人金像,门口左右塑有黄骠,赤兔二马和御者,姿态雄壮,造型精奇,御者手持辔头,虎目扬眉,名冠全城。

大门前就是号称“八卦绰楔”的关羽庙碑坊。碑坊高十五米,是用6根柱子支起来的7个角楼,柱根围以雕有各种花纹的方石,中间立有二扶柱,上以铁带勒缚,二柱中间悬匾,7个角楼相互连锁,拱成三层重楼,雕梁画栋,气势宏伟,结构玲珑,工艺精巧。楹顶竖一幅楷书大匾“关帝庙”。碑坊虽在,但庙宇、塑像已全部拆除,为了保护好碑坊,区人民政府曾于1960年、1979年先后两次拨款重新油画,使牌坊面目一新。

关帝牌坊

著名人物

乐都区历史悠久,涌现出的历史人物较多。仅以乐都籍较为出名的人士为例,有明代世袭指挥佥事、保卫西宁阵亡的阿承印,明代副千户、随明成祖北征屡建战功的赵胜,有康熙皇帝亲自召见、授于襄阳总兵官职的祁伯豸,有参加近代同盟会、升任督署警卫营营长、与刘伯承元帅并肩作战的国民革命军先驱焦桐琴等军政社会界名人;有吴拭、谢善述、罗桑更登、李生香、吴邦振、罗桑香趣、孙克恭、张得荣、郭世清、段树性、祁国钰等文化、体育、教育界人士;有却吉尖参、裴全朝、裴尚朝、马河清、马正谦、贾玉珍、邹国泰、王长生、谢天卯、蒲生江、李春杰、潘发贤、杨茂林等名医、艺人和能工巧匠,等等。其他的还有北魏名臣、陇西王、冀州(今河北省)刺史,征南将军源贺,源贺是青海历史上在中原王朝历仕最高的著名人物,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孙多为朝廷显族;明代土司、将帅、第十一代东祁土司祁秉忠等。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乐都区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10月,获评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参考资料

1.区情概况·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

2.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公示·农业部

3.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水利部

4.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民和等17个县(区) 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公告·青海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5.发挥央视传媒优势 服务中国最美县域·中国网

6.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彰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单位 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青海省人民政府

7.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满天星”训练营和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教育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