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炮二十一响(国家最高的仪式礼节)

2023-10-20 2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礼炮二十一响

国家最高的仪式礼节

礼炮二十一响,起源于英国,表示国家最高的仪式礼节。

规则

礼炮二十一响是最高规格,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直到一响,用于较低礼仪。

详解

在陆军战场上,交战双方停战以便双方收拾自己的阵亡者和伤员时,也会大炮齐鸣呼唤战友重新投入战斗。这也是以鸣炮或鸣枪纪念阵亡将士的由来。

从1730年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决定以21响礼炮作为向王室致敬的礼仪。21这个数字可能是因为古代英国人认为7的倍数是吉利的,而且英国海军还有一个迷信认为双数是不吉利的。

据英国国防部的一位发言人说,之所以鸣响41响礼炮向王太后致敬是因为通常在海德公园这样的皇家公园鸣炮,就会在21响的基础上再增加20响。而且在重大典礼中,每一响中间都有间隔。如果是致哀鸣炮那么间隔就是一分钟,因此41响礼炮就正好是40分钟。

鸣放礼炮最初起源于英国,17-18世纪,英国已成为当时头号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向他们鸣放致礼,以示对英国尊重和屈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放7响。但是,殖民主义者认为弱国与强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不能平起平坐。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回报三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鸣放礼炮的习俗就这样诞生了。不过,后来随着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走下坡路,英国军舰也开始改为鸣21响礼炮,以示平等。

鸣放礼炮的规格:举行盛大庆典鸣放礼炮各国不尽相同。美国国庆日鸣放50响,表示每州鸣一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所以54门大炮齐鸣28响。在迎宾仪式中鸣放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一般为国家元首鸣放。其次19响,为政府首脑鸣放。再其次为17响,为副总理鸣放。但有些国家却分得不那么细。1984年2月起,中国政府决定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举行欢迎仪式时恢复鸣放礼炮。

礼炮仪式起源于法国的中世纪,当时在奥格斯堡城为了隆重地迎接一位从前线凯旋归来的皇帝,决定鸣放礼炮100响,但负责鸣炮的军官数糊涂了,鸣了101响。从此,鸣礼炮101响的传统就沿袭下来了。

来源

在我国的国庆典礼上,鸣礼炮二十一响,这是为什么,它有什么说道吗?鸣礼炮二十一响,作为国家最高礼仪的习俗起源于英国。

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几乎每一块大陆都有它的殖民地。

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向他们鸣礼炮,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

作为回礼,英国一般鸣礼炮七声。

但是,英国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三声。

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

礼炮二十一响是最高规格,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直到一响,用于较低的礼仪。

以后,鸣礼炮二十一响成了国际惯例。

参考资料

1.鸣礼炮二十一响是什么意思?(鸣礼炮二十一响的由来)·一品句子

中文名 礼炮二十一响
起源于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