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虾(螯龙虾科龙虾科蝉虾科和多螯龙虾科动物统称)

2023-10-24 1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大龙虾

螯龙虾科龙虾科蝉虾科和多螯龙虾科动物统称

大龙虾(英文名:lobster,拉丁学名:Palinuridae)是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龙虾科(Homaridae,或拟海螯虾科〔Nephropsidae〕,真龙虾)、龙虾(Palinuridae,刺龙虾)、蝉虾科(Scyllaridae,蝉虾、西班牙龙虾、铲龙虾)和多螯龙虾科(Polychelidae,深海龙虾)动物的统称。均为海生,底栖,多为夜出性。以动物尸体为食,但亦食活鱼、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海藻。某些种,尤其是真龙虾及刺龙虾,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原产地: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大多数大龙虾全身是红色的,也有一些别的颜色的。

中文名 大龙虾
英文名 lobster
拉丁学名 Palinuridae
别名 大龙虾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门 甲壳亚门
软甲纲
十足目
亚纲 无螯亚目
螯龙虾科
4
19

做法

美式大龙虾

1、大龙虾一只,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2.剪去所有的脚,尾巴,扭下头部

3.锅里倒橄榄油烧热,下入龙虾炒至变色

4.加入白兰地烧至水分蒸发完关火

5.高汤加入两根大葱煮软

6.将番茄去皮切在小丁,胡萝卜、洋葱、芹菜都切成小丁,蒜拍散

7.锅里放黄油化开,下入蒜片爆香

8.放入胡萝卜、洋葱、芹菜丁翻炒

9.加入炒过的龙虾肉,加入大葱烧过的高汤

10.加入番茄丁和番茄酱

11.加入意大利综合香料,烧开后小火煮

12.7-8分钟后将龙虾都捞出,其它材料继续烧软烂

13.将中间段肉剥出,切成片

14.杏鲍菇、蘑菇切成丁

15.锅里放黄油化开,放入杏鲍菇、蘑菇丁翻炒一下

16.倒入之前剩下的高汤,煮几分钟即可

17.将龙虾原位摆好,身体的位置放上两根煮过的大葱

18.将切好的龙虾身体肉摆放在大葱上

19.锅里煮好的汤放入料理机,加一勺淡奶油

20.打成浓汤

21.将汤料倒在龙虾上

22.旁边放上炒好的双菇,还摁点莳萝装饰即可

营养成分与好处

大龙虾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营养丰富,同时,它的肌纤维细嫩,易于消化吸收。龙虾煲成的龙虾粥补肾壮阳、滋阴、健胃、能化痰止咳、镇静,也有治疗神经衰弱、筋骨疼痛、美容养颜等功能。

龙虾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适宜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食用;适宜小儿正在出麻疹、水痘之时服食;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虾。

3、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形态特征

大多数大龙虾全身是红色的,也有一些别的颜色的。它的体形较大呈圆筒状,是世界上最大的虾(目前最大的大龙虾长66厘米,重16斤)。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

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种类分布

原产地: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已扩展至上海、江苏、香港、台湾、广州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全世界共有龙虾400多种。北美洲是龙虾分布最多的大陆,分布在北美洲的有两个科(蟹虾科,螯虾科),12个属,300多种。在300多种龙虾中多数经济价值较低。其中Cambarellus属的种类个体最小,个体重量很少超过lg;个体较大(每尾可达到50-80g)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龙虾有原螯虾属Procambams,螯虾属Cambarus,太平洋螯虾属Pacifastacus和叉肢螯虾属Orconectes的种类,其中克氏原螯虾占整个龙虾产量的70-80%。中国是龙虾分布最少的国家之一。仅有四个种,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Cambaroidesdauricus,史氏拟螯虾C.schrenkii和朝鲜螯虾C.Similis,后三种仅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朝鲜和日本。

生长繁殖

大龙虾均为海生,底栖,多为夜出性。以动物尸体为食,但亦食活鱼、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海藻种类分布。大龙虾见于从拉布拉多至北卡罗来纳的水域,有时栖于浅水,但深至366公尺(1,200英尺)的水中数量更为丰富。体重约0.45公斤(约1磅)、体长约25公分(约10英寸)的龙虾在浅水中捕捞。通常用龙虾笼(一种网箱,内置死鱼为饵)捕捞。在深水中龙虾可重达约2.5公斤(5.5磅),常用拖网捕捞。特别巨大的个体可重20公斤(40磅)。美洲龙虾经常活着市售。身体背侧多为浅黑绿色或棕绿色,腹美洲螯龙虾(Homarusamericanus)侧黄橙色、红色或蓝色;浸入热水中后变成红色。雌体经约5年的发育即成熟,准备产卵。夏季雄体将精子送入雌体体内,但受精要到春天方发生。每个雌体产卵3,000枚乃至更多,卵产出后附于雌体的游泳足上直至数月后幼体孵出。幼体身长约1公分(0.4英寸),自由游泳约12天,然后沉到水底,并停留于此。有些龙虾的寿命可达50年。狗鲨、鳐鱼和鳕鱼最常捕食龙虾的幼体。成年龙虾的主要天敌是人。

刺龙虾身上多棘刺,无大螯。通常仅腹部可食,以龙虾尾之名市售。其触角亦极为发达。许多种栖于热带海域,但像龙虾(Palinuruselephas)见于英国至地中海。刺龙虾科有两个种在美洲具重要商业价值︰加利福尼亚刺龙虾(P.interruptus)产于太平洋沿岸,体长可达40公分(16吋);西印度刺龙虾(P.argus)分布于百慕达至巴西,体长可达约45公分(18英寸);南非岩龙虾(Jasuslalandei)分布于南非附近水域,有重要的商业价值。蝉虾主要分布于热带,体颇扁,无螯,触角扁平,呈宽阔的片状。多数种类体短小,无经济价值。深海龙虾(多螯虾)体软,柔弱,具螯,有些种类无视觉能力,均无商业重要性。

营养价值

1、从蛋白质成分来看,龙虾的蛋白质含量为18.9%,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但包括异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而且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另外,龙虾还含有对幼儿而言也是必需的组氨酸。

2、龙虾的脂肪含量仅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3、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龙虾中矿物质总量约为1.6%,其中钙、磷、钠及铁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

肉高,也比对虾高。因此,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从维生素成分来看,龙虾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龙虾富含维生素A、C、D,大大超过陆生动物的含量。

5、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6、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参考资料

1.大龙虾青菜粥·美食杰

2.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中国标准品网

目录[+]